笨书网 + 

首页 »

易筋经全文

作者:子鱼 2022-12-30 08:49:45 / 466次阅读

1、略事停顿,即将每手之四指,徐徐紧握,以至极度,而两拇指则用力上翘,愈高愈妙。两臂虽不做有形之动作,但气力却须上提,不可下注,似提千钧重物之状。

2、略略停顿之后,始将两臂稍微用力撑拄,同时,将气从丹田中运行而出,使之从下抄左,转上绕右方而下,回至丹田,在脐之四周绕一圆圈,上及腹部之下,旁及前腰。

3、第十九势

4、两手则紧握双拳,四指屈于内,而以拇指护其外。两拳放于膝头之上,须纯听其自然,不可稍微用力。将双睫下垂,眼露一缝,口紧闭,上下牙关相切,舌舔于牙关之内,冥心屏息,全身完全不用丝毫勉强之力,惟将精气神三者,用意想之法,而注于丹田。在入手之初,决不能立时汇合,唯如此凝思存神,日久自有功效。

5、此势与以上各势不同。先全身正立,两足紧并,用足两腿之气力下注,以固下盘。然后,将两大拇指屈置掌中,而以余指屈置其外,握之成拳。

6、停顿片刻,则将拳放松,而收回两臂之伸劲。在伸出时,切忌左右宕动。

7、行第二十二势后,即就原势略息片时,两手则徐徐放下,垂于旁侧,稍稍舒展,续行第二十三势。

8、此势乃练气力之上行,除握拳之外,其余皆非有形之动作,亦运意使力之法,即拳家所谓"意到神到而力随之"。

9、易筋经是十二式不是二十四式。

10、不能入手即练后部,因此部功夫,完全注重于运行气力于内,以充实其全身之筋肉,而不在于增加实力。实力不足之人,欲其气力运行,固不易言,即算能练成,其效亦至微弱。所以须先练前部,增加实力,使与气相随,然后更进,而练习后部,于纯柔之中求运行之道,自易于人手,且收效亦较为神速。

11、行第七势后,休息片时,再续行此第八势。此势与第四势之法,大同小异。

12、此一势功夫,是使气力转运循环之法。顶门之百会穴实为首部要区,而脐下之丹田穴实为内府宝库,同一紧要。故气力上升,则贮于百会;气力下降,则归于丹田。一升一降,即周天循环之道;一起一伏,亦阴阳造化之机。所以,须一切纯任自然,本先天之静穆,而致后天之生动。

13、“易”是变通、改换、脱换之意。

14、如此,一紧一松为一度,共行49度,而第三势功夫毕收。

15、行此势最难之点,则在于上身之向前后俯仰,而使下盘不能固实。故此一势功夫,实较第四势为难。

16、此势在未行功之先,因心中杂念,一时不易完全消灭。杂念不消,则心神不宁;心神不宁,则精神涣散,行功等于不行,绝不能收到丝毫效果。故先用此法,消其杂念,然后行功,自无妨碍。所以,必注想于丹田,因其为内府之中宫。

17、需特加注意,两踵之起落,务宜徐缓,切忌猛疾!因起落猛疾,两踵易受震激,足以影响及于大脑与心房,为害甚烈,是宜切记!

18、行第八势功夫既毕,休息片刻,再续行第九势。全身直立,头正目前视,上身须直,闭口鼓气如前,两足紧并。将两大指屈置掌心,而以余四指握其外,拳握甚松。然后,将两拳从下面提起,务须在正前方上提,提至腹前,则屈其两肽,向上翻起,至当面为度。拳心向外,两拳面则斜向鼻尖之两旁,肘臂屈成三角形,两拳相距三寸许。然后,更将拳徐徐握紧,以至极度,同时,将小臂用力向内翻转,大臂则用力向前逼出,肘节则向后面分引,各部同时运用气力。

19、此势是行气于臂指之法,较第十五势为难。因臂部肌肉坚实,气不易行,如欲练至意到气达、气到力随之境,非短时间所能奏效,颇费苦功也。其所以须盘坐而行者,固实其下盘也。架手于顶门,则可使全身上提,正直得势,使气易于上达,更不至中途所阻阂也。在两手动作之时,务须徐缓,而固其神气,不可粗率也!

20、略略停顿片刻,乃将两拳紧紧一握,两臂则蓄力向下挫,似拉住铁杠,将身上收之状,同时,两踵再乘势向上举起,至极度而止。停顿片刻之后,再将两拳徐徐放松,收回气力,两踵亦缓缓放下,仍至离地一寸左右为度。

21、如此,一紧一松为一度,自始至终,共行9度,本势功夫毕矣。

22、须默记其按,此势名混元一气之式,先天之象也。一翘一捺,得乎动机;停顿贯气,得乎静定,动静相因,而阴阳判,万物生矣。故以下各势,皆由此势而化生。

23、易筋经源于我国古代中医导引术,具有强健体魄、预防疾病的效果,长期以来在佛家及民间习武人士之间广为流传。

24、如此一翘一按,是为一度,徐行49度,而第一势功夫完毕。

25、至于翘指之时,不能稍杂提劲者,则以气力下注,贯于拳指之间,俾拳能愈握愈紧,指能愈翘愈高也。

26、行第十八势功夫毕,略事休息,再续行第十九势。上身及两腿,完全不动,就原势略略加以停顿耳。两手则从小腹上徐徐撤下,移向两股之侧,按于板上,大指在内,指尖则向前面,掌按板面,不宜过分用力,但求其能相贴合。心神既定之后,则将两臂徐徐用力下注,意欲将上身做向上升起之状,唯并非有形之动作!同时,提气上升,使充于胸廓,停滞不动。历一呼吸之久,再将气从原道降下,停于丹田,而两臂之力,亦同时松弛,回复原状。更隔一呼吸时,再提气上升如前。如此,升降各12度为止。

27、第二十四势

28、行第十六势功夫之后,将所盘之两足徐徐放开,向前伸去,以腿直为度。两足相并,以足跟之后部放于板上,足心向前,足尖向上,与第十五势之起手时相同。略略休息之后,即续行第十七势功夫。

29、《易筋经》提出了“内练精气神,外练筋骨皮”的“内壮外强、内坚外勇”统一论,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武术功法体

30、易筋经来自手抄秘本,外所难见。其特点是先练外,后练内,内外兼修,最终达到外强内壮的目的。

31、如此,一松一紧为一度,共行49度而功毕。

32、此势功夫,是运使气力,进而流注于臂肘指节之间,退而流注于肩背胸廓之部。小臂内折,则筋肉紧张,气力易于前达;大臂上抬,则胸廓开展,肩背紧张,而气力易于流行,内府诸官,亦必因而舒伸,处处着力,毫不松懈。惟行此之时,上身切忌动摇,两臂切忌震荡。欲免除此弊,在乎用力之时,徐缓从事,若举动猛疾,则必难免也。

33、行第六势功夫之后,休息片刻,再续行此第七势。两足紧并,全身直立,昂首突视,鼓气闭口如上。两手则各将四指握在里面,而大拇指则扣手指节之外,拳握甚松,由正前面向上提起。提至肩前,成平三角形时,略停片刻,即运力于肽,徐徐向左右分去,至平肩成一字形为度,拳心向上。上身则略向后仰,唯不能过度。在两臂分开之后,即将两足尖徐徐抬起,离地约一寸许,专用两足跟着地,同时,将拳徐徐握紧,从鼻中吸人清气一口。吸尽一口,再将足尖轻轻放下,两拳缓缓放开,同时,从口吐出浊气一口,以复原状。

34、如此,一紧一松为一度。行时宜凝神注气,专心一志。行49度,第二势功夫毕矣。

35、第十六势

36、在初练之时,睾丸必难随气升降,然练习稍久,即易活动,反较运气于肩背等为易于收效。因肾囊为筋络所成,中空而运接于小腹,与丹田相距甚近,故气力易于运到,待练习既久,睾丸自能随气升降。此功练成,人纵欲取我下部而制我之命,亦无从下手。

37、如此,一松一紧为一度,自始至终,共行49度,第六势功夫毕矣。

38、然后,将两手折腕昂起,使掌心向下,指尖向前,再缓缓屈其肘节,将手提起少许,至腰部稍下处为度。唯两手虽上提,而两臂之气力,必须下注,如按桌踊身之状。

39、此势乃运使气力旁行之法,而兼调内府者也。伸臂握拳,所以增加气力;一呼吸所以调内脏,即吐浊纳清之意也。故行时上身必须后仰,才可使胸廓开展,而可以尽量呼吸。

40、再翻转两手,使右手在上,左手在下,用右掌之力,自右而左,亦用力旋摩72度。

41、再举掌如前。手掌向上一抬,肘即向下一扎,同时,两踵提起,再轻轻收回,恢复原状。踵落地之后,即将足趾向上翘起,离地以一寸为度。如此,亦连续行12度,而全功毕矣。

42、心神既定之后,则将气提之上升,经脐轮、心坎等部而上起,至喉结穴而停留不动,使喉部充实。

43、略略停顿后,即将拳徐徐握紧,以至极度,小臂则用力向内折,大臂则用力向上抬。此皆系力行,不以形势行也。略事停顿后,即徐徐放开,以复原状。

44、行第二十三势功夫后,则将上身拾起,而使两足徐徐舒展,直伸于前。略事休息后,即收起两足盘坐,仍以右脚背置于左大腿上,而左脚背则置于右大腿上,成双盘坐之势。

45、羲皇修真养生功法,于2017年被评为为“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。

46、第二十势

47、两手则将指屈转握拳,惟大指伸直。此时握拳极松,不可用力。握定之后,则将拳移置于大腿之前面,拳心与腿面相贴,两大指则遥遥相对。至此略略停顿,之后,即将每手之大指,向上翘起,以至极度;同时,两手之其余四指,则用力紧握,务用全力。而两臂之力,则须下注,切不可有丝毫提劲。

48、行第十三势功夫,大约以一炊时为度,然后更续行第十四势。

49、坐时身宜正直,且不能有所依傍,而坐于木板之上。因棕藤之垫,质软而有弹力,易使人身体偏侧,故不相宜。

50、此一势,有将两拳贴置于大腿之旁侧,而大指向前者,殊不得势。不得势,则力不充;力不充,则气不行,精神也因之而涣散,以之求功,尚可得乎?实谬误之甚也!

51、如此,一松一紧为一度,自始至终,行49度而功毕。

52、将两手松拳,甚松,翻掌向外,徐徐从两旁举起,竖于头之上面,拳心相向,虎口相后,肘节微弯,两臂须离开耳际一寸处,切不可紧贴。在两臂上举时,两足即随之踮起,两踵离地一寸左右为度。

53、行第十四势功夫之后,乃将圈盘之腿,缓缓放下,略事休息,使腿部之筋骨,得以舒展,气血不至因而壅阻。但在此休息之时,心神犹须宁静,切不可有丝毫杂念兴起。

54、行第四势功夫毕,略事休息,更续行此第五势。全身正立,两足紧并,昂头紧目,闭口咬齿,凝神鼓气,如第一势。

55、第十四势

56、须将两脚收回,屈膝而跪,两腿紧紧相靠,脚背贴板,臀部坐于小腿之上面,尾闾则紧靠两脚跟。上身略向后仰,头正

57、此势是练气充实肚腹之法,而兼及于腰肾的前部。行时,宜先鼓足其气,使之略一停滞,然后再运之,循轨而行,似较稍易。唯在运行之时,非但外表不宜显有形之动作,如身体动摇等,即内部亦不宜有迸气挣力,须纯任其自然。初时固未必能尽如我意,久后必可成功。

58、两足动作时,上身切忌摇动。坐定之后,先将两手从旁移至前面,至脐下时,两手相合,而交叉其十指,翻腕向内,以掌心捧住小腹。

59、此一势亦系行气于肩背之法。肩背以筋杂肉薄之故,气力殊不易运到,唯其不易运到,故须多练。"后部易筋经"中,对于练习肩背之法独多,亦因此。行时必两手抱肩,紧聚相搿,亦正欲使其肩背紧张,而气易于贯注。

60、至于足尖上抬之故,亦无非欲使下盘固实而不虚浮。盖足跟点地,气力若不贯注,非但动摇,且立见倾跌。学者于此,宜再三注意焉!

61、一餐时后,再将两足徐徐向前伸去,至腿部平直为度。两腿紧并,两足跟之后部放于板上,跖则直竖,足心向前,足尖向上,更将上身徐徐下俯,两手则从旁侧抄向前方,至足前时,乃交叉十指,收住两足。须将两足用力,向前伸挺,而两手则向后拉引,方为得力,腰背两部,始可因之而紧张。成此姿势之后,乃将留丹田之气,运于肩背腰股各部。

62、行第三势功夫既毕之后,休息片刻,以舒展筋骨,然后再续行第四势。

63、此势之所跪行,盖欲使上身正直,而气易于运行。两手按胁者,即所以示气循行之路。

64、此势功夫,虽不甚难,但在初入手时,亦不免有所阻碍,须经过若干时后,始克升降自如。

65、第一式拱手环抱,第二式两臂横担,第三式掌托天门,第四式摘星换斗,第五式出爪亮翅,第六式倒拽九牛尾,第七式九鬼拔马刀,第八式三盘落地,第九式青龙探爪,第十式卧虎扑食,第十一式打躬式,第十二式掉尾式。

66、行第二十势功夫后,仍就双盘坐之原势,略事休息。上身与腿足,完全不动,一如上势,唯将两手徐徐至侧面,仍按于板上。休息约3次呼吸时,则续行此第二十一势。

67、初时,并不用力,冥心存念,略定神思,然后运气,由丹田而注于肾囊,以活动其睾丸。停顿少许后,乃提气上升,以回原处,做似欲将两睾丸吸入腹中之想。在提气上升之际,同时,两手心亦渐渐用力,略做向上摩起之势。略停片刻,更运气注于肾囊。

68、两拳由前面向上举起,以平肩为度,拳心相对,虎口向上,两拳间之距离,则与肩膀之阔度相等。在上举之时,两臂宜直,上身切忌动摇。

69、此一势乃气注平行之法,使气力进则注之于拳臂,退则流行于肩背。盖握拳伸臂,两肩必向前探出,背部之筋肉,势必紧张,此时气力完全前透。待松手收力,全部筋肉,完全松弛,气力亦因而退行,流注于肩背各部矣。

70、如此,一紧一松为一度,前后共行49度而功毕。

71、行时,宜全神贯注于指掌之间,不可相离。日久之后,则气随神到,而运于内;力由气生,而行于外,内外相合,而超乎一切矣。若神气换散、力不专注,是为大忌!在两手上提之时,切不可过至腰上,否则,非但不得其益,且有损于筋骨,慎之!慎之!

72、此势功夫,是运气升降之法。在紧握之则自鼻中吸人清气一口;在放松之时,则自口中吐出浊气一口。唯需行之徐缓,吸须吸尽,吐须吐尽,切不可失调或中途停顿,致内部受到意外之震激。

73、行第十五势功夫后,略略休息,更续行第十六势。

74、行第二势时,先将两足紧并,全身正立,鼓气闭口,突视昂首,与第一势完全相同。

75、此势上身与两足皆不动,一如以上二势之姿势,唯将两手提起,使离开板面,然后,徐徐向前移去,绕至两脚心之上面,即以左掌心紧按右足心,右掌心紧按左足心,即以中渚穴紧对涌泉穴也。大指在内,指尖相对,肘微两屈,臂部并不用十分气力,但以手足两心贴合为度。

76、第二十二势

77、先将两足收回,成盘坐之状,以右脚背加于左大腿上面,更将左脚从右膝之外面扳起,亦将脚背放于右大腿上面,使成双盘坐法,与第十三势相同。

78、综上述十二势功夫,每日勤习,则3年之后,必可有成,而气力相随,无往而不可矣。以上易筋经所列各法,宜于清晨薄暮之时,在空旷清洁之地,依法练习。待十二势行毕后,再从第一势复练,周而复始,晨夕各3次。一年之后,则精神萎顿者,立可振作,而精神健旺者,则实力增加,神完气足,洵有易筋换骨之妙!但须每日行之,切不可稍有间断。若荒怠不勤,绝不能克期收效。

79、第十二势

80、此一势功夫,是将气力流注全身之法。盖举踵踮趾,则腿胯等处必气力贯注而后坚实。若气力不注,则腿胯虚浮。腿胯虚浮势必全身动摇,不能直立,难于行功。

81、第十五势

82、趺坐如前,两足并不放开,身体亦完全不动,唯两手则将握拳之指,徐徐放开,以舒直为度。然后,将两臂缓缓从侧旁举起,掌心向上,举至平肩之时,则屈肱内引,由头上抄至后面,同时,翻转手腕,使掌心向前,大指在下,至玉枕穴后面时,两手渐渐接合,十指交叉,而抱持其后头,两手之掌根,适按于耳门穴之上,两臂则成三角形。

83、第十三势

84、如此,一起一落为一度,共行49度,而第五势功夫毕矣。

85、略加停顿之后,乃将十指运力,向上翘起,而掌根则运力捺下。行时须极徐缓,至极度后,再停顿片刻,放下手指,提起掌根,回复原状。

86、仍收回两手,做第十三势趺坐之势。

87、此一势功夫,乃充实胸廓之法。运气于内,故较行于筋膜之间为易,惟运行虽易,而停滞一事,极为烦难。若神气未能完固之人,决难达到此目的,此即道家所谓"凝神铸气"之法。

88、行第十九势功夫后,即就原势略事休息,调和气力,使稍弛展,然后再续行第二十势。

89、初人手时,未能久停,为时不妨稍暂,之后逐渐加长。

90、韦驮献杵第三势足指柱地两手平开心平气静目瞪口呆

91、行第二势功夫既毕之后,略事休息,再续行第三势。此势正立如前,先将两足分开,中间距离约一尺,务须趾与跗成平线,忌作八字形。腿部宜运力下注,不可使稍有松浮,否则,身体易于摇动,而至神气涣散也。头昂目睁,口闭牙接,鼓气腹中,与上2势同。

92、行此一势功夫,亦以一餐时为度。然后,徐徐收回双手,回复原状。

93、第二十一势

94、两手则将大指先屈置掌心,余四指则紧握大指之外面。两臂垂直,双拳置大腿之两侧,拳心贴腿,拳背向外,臂部并不用力,拳亦握得极松。略略停顿之后,即将两拳缓缓握紧,至极度为止,同时,运力于臂,使之下注,即用力将两臂挺直,使肘节突出,而气力易达于指掌之间也。

95、在握紧双拳之后,更宜将臂向外分去,以至与肩膀之阔度相等,至放松时,则更徐徐合拢。

96、行第十势功夫既毕,休息片刻,再续行第十一势。全身正立,两足紧并,昂首突视,闭口鼓气如前。两手则各先将四指屈置掌心,而以拇指护其外,握成极松之拳,乃运用臂肘之力,将拳向上提起,置于小腹之前恰当肚轮之两侧,肘微屈,虎口斜对,拳面向下,拳心向内,拳距腹一寸左右。

97、如此运行一周之后,即休息一呼吸时,再为运行,以9度为止。若为女子,则宜自右而左。

98、此势有与第六势混为一谈者,贻误世人,故特加改正,并指其谬,以告学者。其与第六势不同之处,需两下参看,不难领悟。

99、此势注力之点,在于拳臂。行气之法,一提一注,固与上势无所区别,但其间不同之处,亦不止一端:彼则并足,而此则分开;彼则伸直大指,而此则屈握大指。要皆各有用意者,夫两足分开,所以使下盘牢固,不易摇动也。握拇指于掌中,所以实拳心而易于着力也。臂向下挺,而突其肘节,所以使全臂之气力,下注于拳也。而各势之动作相异无几,在功效上则差甚大也。

100、停顿片刻,再将拇指徐徐放下、四指徐徐放松,而将两臂之气力,缓缓下注。

101、先将两手稍微举起,徐徐移向前面,至膝盖之上,乃将右掌心按于右膝盖,左掌心按于左膝盖,即膝骨与腿骨接合之处。大指在内,指尖向前,两臂稍为用力作撑拄之状,上身则向后作倚靠之势,头则后仰至极度。

102、此势中最须注意的,即在紧握双拳之际,下挫其臂。所谓下挫者,是运其两臂之全力,向下挫去,并非真将两臂做有形之动作,此实为运意而役使气力之法。

103、韦驮献杵第一势立身期正直环拱手当胸气定神皆敛心澄貌亦恭。

104、咽喉为人身最要之处,生死关头之所系,且喉管为一软骨,虽有筋肉护于其外,奈极薄弱,故此部极易受伤,稍重即足致命,故必须加以锻炼。若能运气于喉,而充实其内部,功夫精纯时,既快刀快剑,亦不足以损其毫发。唯咽喉功夫,极不易练。

105、抱时不宜有有形之力,头略后仰,胸稍前突。惟在两手动作之际,躯干各部,不宜稍有震动,心意仍须注在丹田;既抱住头颅之后,略事停顿,即提气上升,意想此一口气,似由丹田而起,经过脐轮,上达心包,而过喉结,直至顶门,而停留片时,再,使由顶门向后转下,经玉枕穴由颈椎缘脊而下,过尾闾抄至海底,再转上而回至丹田。

106、练习时,以循环二度而停止,将双手放开,握拳收置于两膝之上,回复原状。

107、行第十一势功夫即毕,休息片刻,再续行第十二势。全身正立,两足紧并,昂首突视,闭口鼓气如前。两臂直垂,指尖向下,掌心向前。将臂徐徐从前面举起,平肩为度,大指在外,掌心向天,两手中间之距离,与肩膀之阔度相等。在两手上举之际,两踵亦同时提起,以离地二寸许为度。略略停顿之后,两手徐徐放下,两踵亦轻轻落地。如此起落,各行12度。

108、第二十三势

109、行前势功夫既毕之后,则将气力收起,复平常小立状态,使全身筋骨稍为舒展,以免过劳之弊。其休息之时间,则不必限定。

110、这句口诀出自道家天山派的羲皇太极功。

111、《易筋经》晚至清道光间始有刻本。此前抄本虽多,却无本得同,不明其源。通过考订日本藏"沈校本",发现此本当为清康熙前半期所抄,早于西谛本,很有可能就是《易筋经》的原始祖本。

112、肩背等部,骨多筋杂,皮肉极薄,而坚实异常,故气力之不易运行,与臂指相等。练习亦颇不易,收效之迟缓,较诸上一势为尤甚,然能下苦功,亦必有成。

113、然后,将两拳用力徐徐握紧,以至极度。略事停顿后,再将拳徐徐放松,两踵亦轻轻落下,着地时务须极轻。

114、乳房在胸前亦系主要之部分,而膺窗、乳根等大穴,皆在于此。若不练气之充实,最易为外力所伤,与敛阴一势功夫,实有同等之紧要!

115、第十一势

116、行第二十一势功夫毕,先将左手徐徐放下,按于板上,再将右手落下按板。然后,将圈盘之两腿,徐徐放开,直伸于前。略事休息,更续行第二十二势。

117、略略停顿,即运力将拳紧紧握拢,以至极度,而两臂同时向前伸去,位置虽不能伸前若干,但气力则完全前注。

118、全身正立,昂首睁目,闭口鼓气如前。先将两足分开,相距约一尺,耻踵须成平行线,切不可踏成八字势,因八字势力不专注,且易动摇也。

119、此势练空中悬动,使气力流注于上下各部。与第四势相异之处,在于两拳距离之远近,及举踵与不举踵二事。

120、面向东方而立,两足分开,中间相距约一尺开阔。足之位置,须趾与跗同一方向,切忌踏成八字形。凝神调息,摒除一切杂念,鼓气于腹,勿使走泄。头部向上微昂,口宜紧闭,牙齿相接,舌尖舔住牙关,两目向前睁视,睛珠须定,不可稍有启闭。

121、行第十七势功夫既毕,略事休息,然后续行第十八势。

122、第十七势

123、此势在翻肽向上时,宜似握千钧重物向上翻提之状,虽手中并未有物,心中当作如是想。

124、两手将大拇指放在外面,以余四指握拳,再将拇指放于指节之外。握时亦须松弛,不可过紧。然后两臂从旁侧举起,拳心向上,至臂平直时,更屈转肘节,引肽竖起,至拳面适对两耳,全臂成三角形。拳以离耳一寸许为度,拳心则向肩尖。

125、如此,共行49度而功毕。

126、第18章,令狐冲昏迷很久之后醒来,方证大师跟他解释《易筋经》的由来,以及如何才能传他这门功法。

127、此时,掌心热如火发,乃将两掌移贴后腰,先由外转内,旋摩72度;更由内转外,亦旋摩72度。则此势功夫毕矣。

128、道家天山派始于南宋光宗赵惇绍熙元年(公元1190年),至今八百年。天山派功法以“丹鼎派”内功为基础,讲求“内养心神,外练身形,以外补内,内外兼修,形神合一”,达到“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”的效果。

129、如此,一握一松为一度,共行49度,第四势功夫即毕。

130、羲皇太极功,为羲皇修真养生系列的核心功法之一。专门针对全身的各个关节和筋骨皮进行锻炼。针对性强,简单易行,可快速提高人身各大关节的柔韧程度,从而使肢体更灵活、更柔软、更协调和更强健,是进一步修习太极拳、形意拳、八卦掌、易筋精、六合采气功等功法的基础功法。

131、肾囊为人身最要之物,睾丸又极嫩弱,稍受外力,即易破损。此一势功夫,是专练收敛睾丸之法,即世称之"敛阴功"。

132、运力上提,本为无形的动作,两肩切不可向上瓮起,是为至要!

133、行功之际,除动作之外,尤须注意于神气之贯注,务使精神气力,融汇一起,达则全达,敛则全敛。若精神气力之不相融,虽练百年,亦是无益,学者宜加意焉!

134、至于两臂上举者,欲使肩、背、胸、胁、腰、腹等部之筋肉,处处紧张,以便气力易于流注进退。

135、如此,历一次呼吸时,仍将气下降,停滞丹田;亦经一呼吸之时,再运气,上升而充注于喉结穴。如此,升降各9次,将上身徐徐坐直,头亦下俯,两手亦收回,垂两侧,回复原状。

136、韦驮献杵第二势掌托天门目上视足尖着地立身端。力周腿胁浑如植咬紧牙关不放宽。吾可生津将腭抵鼻能调息觉心安。两拳缓缓收回处用力还将挟重看。

137、略停片刻之后,两大指即徐徐放下,余指也慢慢松开,以复原状。两臂则宜用提劲,使气力上收。

138、目前视。但经此一番动作,心神必外瞀(mao),故须休息片时,加以收摄。心神既定,则徐徐将两手从侧面抄至前下方,屈肽向上举起,至心窝旁、两乳下为度,乃将两手掌轻轻按于胁上,两肘则略略用力后引,唯非有形动作!按定之后,即将气提之上升,用意想之法,使之充满于两乳房,停滞不动,历一呼吸之久,仍从原路,使之下降,如此,升降各9度而止。

139、先将两脚徐徐盘起,以右脚背置于左大腿上面,然后,将左脚从右膝外扳起,放于右大腿之上面,两脚心皆向天,成为双盘坐之势。唯在两脚盘坐时,上身切忌向前后或左右摇动。

140、在动作之后,神志不免外瞀,故须冥目静心,以收摄之。待心神既定之后,即将两手移至前方,上下相向。右手在下,左手在上,掌心相合,然后,用力将左掌自左而右,旋摩72度。

141、先盘膝而坐,以右脚背加于左大腿之上面,更将左脚从右膝外扳起,以左脚背加于右大腿之上面,使两足心皆向上。此为双盘趺坐法,即寻常打坐,亦多用此法,唯须练习有素,始能自然。

142、略停片刻后,徐徐放松拳指,而回复原状。

143、先将右手在前面徐徐向斜上方屈肱举起,至左肩之上,即用手掌搭于肩上,掌心适按于肩窝穴上,五指则在肩后,肱紧贴于胸胁前面。

144、此势乃舒展全身筋络血脉之法。盖以上十一势功夫,各有功效,行时气力不免偏注,故必须用此一势以调合之,而使气力遍注于全体各部,无太过、不及之病。是亦犹打拳者,于一趟既毕之后,必散步片刻,然后休息也。

145、行此势功夫,亦宜出之徐缓,紧时则气力下注,松时则气力上提,一注一提,所以行气使力也。在表面观之,似乎功夫仅及于指臂,实则偏及于全身,盖以人身肢体,无不通连,而气之源流,又从内府行流而至,无所不及也。在行功之时,最忌口鼻呼吸、身体动摇,因皆足以耗气散力也。

146、先将两手由两旁侧之下面,徐徐移向后方,至尾闾穴之后,两手相合,交叉十指,将腕翻转,使掌心向正后方,而两手背则贴于尾闾穴之两旁,须要贴得紧紧,不可稍有松浮。两肩头则用力向前逼出,兼向上瓮,务使肩背部分之筋肉,紧张异常。然后,用意想之法,运用其气力,使充实其肩背。起初,不过意行;久后,自能达到。

147、此势最忌者,即为用力时两拳向左右宕动,因两拳宕动,则全身之气力,不能专注于前,而旁行散乱。势散神乱,行之非但不足以获益,反足以招害也,是宜特加注意!

148、此势之所以两手放于后面,及两肩前逼而兼上瓮者,无非欲使肩背部分之筋肉紧张,而易于运行其气,使之到达,不致多所阻阂也。唯在运气之时,并无有形之动作,纯以意行耳。

149、略事停顿之后,再徐徐放松双拳,收回各部气力,以复于原来情状。

150、初行时,不过一种意想,气力必不能遵此途径,而运行自在。唯练习既久,自有成效。唯行此功夫时,须一切纯任自然,不可有丝毫勉强,且不可过于贪功,是学者宜注意。

151、并足正立,昂首突视,屏息鼓气如前。将两栂指先屈转,置于掌心,更以其余四指握其外,拳握甚松。再将拳由前面向上举起,以平肩为度,虎口向上,拳心相对,唯两拳间之距离,并不限肩之阔度,相去检途,约距二寸。在两拳上举之时,两踵亦徐徐提起,离地约二寸,专用足尖点地。

152、第十八势

153、行毕第九势功夫之后,休息片刻,再续行此势。正立如前,两足紧并,昂首挺胸,睁目突视,闭口屏息,鼓气于中。将两拇指屈置掌心,而以其余四指握之成拳,并不甚紧,虎口贴腿,拳心向后,乃将两臂从前面举起,至平肩之时,乃运肘力向左右两旁分去,与肩尖相平,同时,两肽亦向上竖起,举直为度。此时,两臂与头,适成一"山"字形,拳心向前,虎口向两耳。略事停顿之后,徐徐将拳紧握,以至极度,同时,两臂用力向上托,如手托千斤之势,两肘节则向外逼出,如欲使之凑合者。但皆用虚力,而并非有形之动作。如此,停顿片刻,即徐徐松手。

154、坐定之后,宁神一志,注气于丹田,摒除一切杂念。稍事停顿,两手即徐徐翻腕,使掌心向外。然后,两臂从左右两侧缓缓上举,至顶门上面相合,交叉十指,再,将腕向前翻转,而使掌心向上,两掌用力上托,同时,运用其气,使从丹田向上提起,转入两臂,而达于指掌。亦用以意役神、以神役气之法,并无有形之动作,唯意念之专注。

155、如此升降,各12度而功毕。

156、《易筋经》就是改变筋骨,通过修炼丹田真气打通全身经络的内功方法。源于我国古代中医导引术,具有强健体魄、预防疾病的效果,长期以来在佛家及民间习武人士之间广为流传。

157、然后,再将左手亦从前面向斜上方徐徐屈肽举起,左掌心按住右肩窝穴,肽则紧贴于右肽之外侧,用力缓缓搿紧(搿:ge.用力抱),而使其肩背之筋肉,紧张至极度,同时,运用丹田之气,使之上升,而充实其肩背之内部。初时,决难气随神到,但宜用意想之法行之,日久之后,自能运行无阻。

158、此一势,是充实软裆各部之法,其主要之处在乎腰闾。因此一部,在人身各部之中为最为软弱,气力亦最不易贯注,故行时必须俯身至极度,然后始能使腰部之筋肉紧张,筋肉紧张之后,气力亦较易达到。勤加练习,自有妙用。唯身体起落之时,务徐缓,切不可向左右摆动,以乱其神而散其气,是为最要。学者慎之!

159、行第五势功夫既毕,略事休息,然后再续行第六势。

160、此势有不知其中奧旨者,竟皆演有形之动作,则势乱神散,难以收效。荒谬之处,学者宜审思而明辨之,庶不至自误。

161、此十二势<第十三~二十四势)功夫,皆系坐行之法,甚不易行,且久坐伤精,为行功十八伤之一。此一势加于后,良非无故,盖恐行功之人久坐而损伤其精,故用此势以养其精。后腰,精之门,精门和暖,则生气自足,更不虞其损伤。

162、初时,亦仅意想可到,练至功夫渐深,则气力亦可随之俱到。行此一势功夫,亦以一餐时为度,然后徐徐放开,回原来之平坐状态。

163、行此一势功夫,亦以一餐时为度。然后,徐徐将手松开,将两臂仍从旁侧落下,运气下降,回复原状。

164、上十二势总称"前部易筋经",虽亦注重于气力相随,唯犹以力为主,刚多柔少,即以力行气之法。练习成功之后,虽可以气力相随,但欲其遍及全身,流行于内膜,而无所阻核,尚难如愿以偿。欲达到此种程度,必须前部易筋经练成之后,再接续以下第十三~二十四势,总称"后部易筋经"。

165、故单练前部,不练后部则可;单练后部,则不可。因单练前部,气力纵未能运行于内,然较未练时必增加数倍,而收身强力壮之效,即不再进步而求其能于运行内,亦足以却病延年矣;而后部则专讲运行之道,单单练此,毫无用处,所谓徒劳无功。凡练内功者,对于此事,不可不知。

166、方证缓缓说道:“佛门子弟,慈悲为本,既知少侠负此内伤,自当尽心救解。那《易筋经》神功,乃东土禅宗初祖达摩老祖所创,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得之于老祖。慧可大师本来法名神光,是洛阳人氏,幼通孔老之学,尤精玄理。达摩老祖驻锡本寺之时,神光大师来寺请益。

【易筋经全文】相关文章

三字经拼音版精选好句360句

新年祝福经典句优选50句

三字经 朗诵精选54句

张爱玲经典爱情语录精选好句104句

诗经风雅颂划分标准精选好句31句

地藏经全文读诵31句

想了解更多关于易筋经全文的内容,请扫微信
或微信搜索jiemingpan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benshu.com/p/479811

版权说明:本文版权由作者自行负责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。

相关文章


前一篇: 玉米地和娘的故事
后一篇: 邦衡侍郎用旧韵废予生朝赓续为谢(周必大)拼音版、注音及读音

栏目精选


笨书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,内容由用户上传发布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核实后24小时内处理或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20 笨书网  备案号:粤ICP备15074009号

go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