笨书网 + 

首页 »

莆田过年红团词句

作者:子鱼 2022-07-17 08:17:06 / 553次阅读

1.莆田过年习俗:做红团

这里有照片,你可以去看看,介绍的很详细

-fpa.org/bbs/dispbbs.asp?boardid=4&ID=12199

红团,福建莆仙地区特色小吃,蒸食,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。皮的一般原料是糯米粉,制作时先将糯米粉拌上食红,然后加入适量的温水,揉成米或面团,再从中撮出一小部分,用手捏成薄饼状,就成了“红团皮”。馅一般有糯米馅、绿豆馅、糯米绿豆馅、猪五花肉馅(较少)四种:糯米馅是把糯米蒸成干饭后,放入糖水中用文火煮,使它成为又粘又软的饭团;绿豆馅是把绿豆煮烂,放进糖(以文火干),再用勺子把绿豆捣碎,靠糖的黏度黏成团;糯米绿豆馅是先把糯米炒熟后碾成粉,再把它与煮烂捣碎的绿豆、糖混和成团状。制作时把馅用手捏成直径5厘米左右的球状,即为“红团馅”。用“皮”把“馅”包起来,放入木质的粿(俗称红团印)内,印成上拱下平球缺状的红团(曲面上花纹,中间一般印有福、禄、寿、喜、财、丁、贵及双孩儿、庆丰收等字样或图样)。印好的红团的用洗净的剪成圆形的鸡叶(莆仙人称鸡蕉叶)或一种大栲树叶垫底,置入蒸笼内,用大火蒸。约20分钟后,打开蒸笼,红艳艳,香喷喷,亮闪闪的红团立刻呈现在眼前。

红团是一种甜食,长时间存放不易变质,若定期加热可存放20多天,它是过年不可或缺的主食。 做红团一般在腊月廿七、廿八两日内进行,除丧服未满的人家白团外,家家户户都要做红团。红团颜色红,形状圆,寓团团圆圆,红红火火,大吉大利之意。因此,从做红团这天起,过年的气氛开始浓厚起来。红团用料普通,却是一种品位极高的供品。除过年外,逢结婚、谢天地等重大喜庆时才做。在这种情况下,红团不但是供品,而且又是馈赠的礼品,如婚、嫁、喜庆等,贺喜的亲戚朋友离开时,都要馈赠红团一双或二双,以示感谢,受礼者亦视此为吉物。

红团不但礼重,而且是一种可口的小吃。它不但甜,而且香,特别是绿豆馅或糯米绿豆馅的红团更香、更软。冷却后的红团,表面硬梆梆的,但只要稍微加热,马上变软,口感仍十分好。

2.莆田独特的春节习俗 顺口溜

过年 一、扫巡 兴化话把大扫除叫“扫巡”。

这是个良好的卫生传统。俗语说:“千补万补,洗净见先祖”、“扫巡四面光,洗净见祖公”。

扫巡日一般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十日至二十日户都选个“双日”中的大晴天(“双日”是莆仙群众的吉利数码),把家里能搬动的东西,都搬到户外,先洗净让太阳曝晒,一求干,二消毒。然后室内再“扫巡”。

二、祭灶公.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举行“祭灶”,就是送灶公上天。祭拜时烧一纸线,送灶公上天是祈求玉皇赐福,丰衣足食。

f2N*_ Jl~U 三、二十五日头 农历十二月廿五日,是莆仙习俗公定的大日子,俗称“二十五日头”。这一天,一般是大晴天,相传为“天官赐福”的日子。

这一天,也是发善心积德的日子。凡种种原因向神许愿的金钱、谷物,都要主动送到城隍庙(或村里宫庙),由经办人化为施舍给穷人、乞丐。

这一天必须做好事,如债务未清者,也不能讨债。 四、做年糕 十二月二十六日起,户户做豆腐,买年货,尤以做年糕最为繁忙。

莆仙过年还准备其他年货,如做豆腐。80年代后,在小康之家,时令佳肴逐渐取代传统的年糕、食品。

五、辞岁 “除夕”前一天,俗称“小除”,户户放鞭炮,贴新春联。当晚,家家户户堂上点花烛,叠红橘果如塔状,上插“三春”纸花,供“隔年饭”于灶头,备办丰厚祭礼和“贡银”,祭祀天地神,名为“辞年”。

t!N.qb e9]6H 除夕俗称:“做岁”,除夕夜叫“三十暝”。逢小月叫“廿九暝”,全家同桌饮宴称为“围炉”,宴席菜一般备10碗,鱼不切尾,螃蟹要10脚全。

饮宴结束,大放鞭炮,长辈要给儿童分压岁钱,一般通宵不睡,俗称“守岁”。 80年代以来,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,成年的晚辈往往给年迈的长辈奉献压岁钱。

以表孝道。 过年时,莆田民间每有做“红团”和“番薯起”的习俗,一以孝敬祖先,二为时令口福,三取一家人红红火火、大吉利、大平安、大团圆之意。

“红团”皮的制作是有一番技巧的。把糯米浸水后,捞起沥干,用手工舂成米的粉末(俗叫“米祭”),一筛再筛,取其最细的粉末,晾干备用。

用时,加入适量的开水和“食物红”一起揉匀成粉红色的团皮,搓成圆长条,再以手摘成等量的一块块的团皮块。 “红团”的馅大都是甜的,也有咸的。

甜的加红糖就行;咸的则须加入葱花、香菇丝和捣碎的炒花生米等调味品,别有乡土风味。“红团” 的馅分三类:一是以绿豆为馅(绿豆去砂和杂质,洗净去壳)。

俗叫“绿豆馅”;一是以糯米为馅,俗叫“糯米馅”;一是以番薯干粉为馅,因为从前山区和沿海地带,少产稻米,全年主粮就是“番薯”、“番薯干”。“做岁”时做“番薯干馅”的团,倒是不忘苦日子的朴素民风。

做“红团”时,家庭主妇要巧为分工。擀团皮的要厚、薄适度,不能太厚、太薄;捏团馅的要大小(粒)均匀,不能太大或太小,两者要适当配合。

否则,团皮包着馅后,用“红团印”一打印,有时会被压破,有时则个子太小,不美观。做“红团”时,主妇边示范、边指导妇孺擀团皮、捏团馅、打印、衬“奎叶”(学名“蓑荷”),剪去多余的边角,整整齐齐地入炊具,扣紧炊盖,约蒸25分钟后出炊,就可以食了。

“红团”所用的木印,俗叫“红团印”。它是一种精巧的手工工艺品。

印模中刻有“富”、“贵”、“寿”、“喜”等字样,四周还刻有花鸟图案,连结 “番薯起”是以“番薯”为主料,先把鲜“番薯”削皮、洗净、切块、蒸熟后捡去薯筋、硬粒、剁成纯柔的“番薯泥”,放入瓷缸内,加入“米祭”和酵面,发酵后再以适量白糖(或红糖)及碱拌和,然后细心打印,在其上面点红,上蒸笼蒸熟后即成食品。“点红”的红,同样寓一家人红红火火,“起”(方言),有发达、兴旺之意。

“番薯起”的特点是地瓜味浓,软香可口,是时令、经济的农家食物。 “红团”和“番薯起”是莆田人家“过年”时的独特美食文化。

3.莆田风俗做红团的作文,500字

做红团

随着过年的脚步渐渐走进,今天是腊月二十八,我们开始制作“红团”喽!

做“红团”可真不简单!首先要做“红团馅”。只见妈妈把耨米蒸成干饭,趁热加入白糖,让它成为又黏又软的饭团,然后把饭团揉成直径5厘米左右的球状,俗称红团馅。接下来就要做红团皮,将买来的耨米分倒入盆子里,适量的加入温开水,把糯米粉揉成团,搓成圆长条,再依次撮出一个个乒乓球大的小团块,用手捏成薄饼状,就成了“红团皮”。

印红团当然要准备红团印。我做了一些又Q又薄的红团皮,用它们把红团馅包起来,把圆团的收口朝上,放入红团印中,压一压,直接倒到洗干净的鸡叶上。哇!真的好漂亮啊!最后我用小刷子在红团上刷上一层食用红,一个漂亮的红团就做好了。紧接着,妈妈把做好的红团放入蒸笼,用大火蒸大约10分钟后,打开蒸笼,红艳艳。香喷喷。亮闪闪的红团就出现在你的眼前。

对于我们莆田人来说,红团意味深长,红色是喜庆的色彩,圆圆的形状寓意着家庭团圆美满,红团的甜也象征着新一年的生活甜甜蜜蜜。

4.莆田红团的由来

莆田红团是根据莆田古代盘舍和美思2人的传说而来的。

传说在莆田古代有个名叫盘舍的富家子弟,因迷恋一名叫美思的妓女。后因盘舍的家道衰落,美思知道后深感内疚,就想法教他制作一种新颖的糕点,用来赎罪。美味招来云外客,清香引出洞中仙,南来北往,生意兴隆,且薄利多销,声名鹊起,乡亲们将这种糕点称为“盘舍龟”。

盘舍为感谢美思的恩情,又不愿点破美思的妓女身份,因此就在每只龟米团上点一个小红印,又撒上几颗白米(莆田方言米与美同音),改此糕点的团名为“米思盘舍龟”,后又称“红团”。

扩展资料

红团的结构特点:

“红团”是蒸食,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。以前,红团皮所用的糯米粉是用糯米在清水里浸泡一夜,第二天挑到磨坊去磨成糯米粉。磨好的糯米粉湿嗒嗒的,沥干。

现在许多乡民为了图个方便,一般是买袋装的现成糯米粉(现在也有用经过发酵的面粉)拌上食红,然后加入适量的温水和好,压揉成团搓成圆长条,再依次从中撮出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小团块,用手碾压成薄饼状,就成了“红团皮”。擀红团皮的时候力度要掌握好,才能擀得厚薄适度。红团皮太厚了,影响口感,太薄了,容易破皮。

参考资料来源

百度百科-红团

5.仙游的红团作文

腊月廿六,家家户户开始做红团。莆田涵江区新桥头,黄阿婆站在“大笠孤”旁,倒出糯米粉,拌上食红,和入温水,压揉成团,搓成圆长条,再撮出乒乓球大小,碾成薄饼状,就成了红团皮。外甥小斌已调出了绿豆馅、糯米馅、番薯馅,揉捏成球状,媳妇少青还在搅拌香菇、虾皮、花生和肉丝,调制咸味馅。三人配合默契,阿婆一边示范,一边叮嘱,“捏馅不能太大太小,太大会露馅,太小不好看……”

外孙小羽迫不及待地把馅放进皮中,摁进红团印,轻轻一敲,红团便有了“福禄寿喜财丁贵”等图案,扣在鸡蕉叶上,红团就成型了。把红团放进蒸笼里,约25分钟,红艳艳、香喷喷的红团就出锅了。大伙争先品尝,咬一口,松软中有点韧,口齿生香。这时,黄阿婆总要念叨一句俗语,“红团绿豆馅,没吃想大错”。

别看用料普通,在莆田,红团可是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食品,过年时家家必做。红色代表喜庆,圆形寓意团圆,甜蜜象征生活甜美,可渲染节日气氛,可祭祀,还是寓意深刻的馈赠礼品。

老人们说,以前日子穷,家有喜事才做红团,婚嫁喜庆,贺喜的亲友总能得到一双或两双红团。尤其是过年时,各家会做很多红团,挂在墙头、楼板下风干,小孩嘴馋了,就缠着阿嬷热一下,冷却的红团硬邦邦的,稍微加热,马上松软了。

做红团时,一家老小齐上阵,连街坊邻居也来帮手,热闹得很,老宅里摆上八仙桌,小孩围在一旁,边印红团边吃,念叨着放鞭炮、收压岁钱,心里美滋滋的。由于制作费功夫,如今很多城里家庭都不做红团了,偶尔会有乡下的亲戚送来自制的红团,街头也有了糕点店,随时可买来吃,可除了甜糯,着实有点平淡。为此,一些烘培店开始教小孩DIY红团,受到家长热捧,希望多年以后,红团留在莆田人记忆深处的,仍是一家子聚在一起,忙碌而温馨的画面。

6.莆田人怎么过春节带有成语不少于100字

●做 岁 就是过年的意思,因为一年一岁,所以莆仙人特别讲究这个“做”字。

到了腊月,人们就着手准备,认认真真把“岁”做好,祈盼新的一年有个好开头。经过漫长岁月,莆仙人已把自己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潜移默化注入过年习俗。

●扫 巡 腊月初二过后,家庭主妇一般会挑双日晴天“扫巡”。兴化方言“船”与“巡”同音,莆田人早年以船为家,所以岁末大扫除就叫“扫船”。

这一天,扫帚等工具都是崭新,并贴红纸以示吉祥;还准备一丈长竹竿,绑上芦苇和稻草,专门打扫高处;蒸笼等厨具也全拿出清洗,清清爽爽过年。 ●红团蕃薯起 红团系先用糯米粉加食物红制成皮,包馅后用刻有双孩儿或庆丰收图案的木模压成上拱下平形状,再用蕉叶垫好蒸熟。

红团是各种祭祀活动必不可少祭品。“番薯起”的做法和馒头差不多:把煮熟的地瓜剥皮捣烂,和红糖、面粉搅拌发酵后用旺火蒸熟而成。

老辈人喜欢自己动手做,讨个吉利。 ●白头联 即在红纸春联顶头贴一小段白纸。

这一习俗源于300年前春节期间发生的倭寇入侵,许多家庭丧失亲人。人们为悼念死者,就在红联上头留一段白纸以表哀思,从此形成莆田人特有贴 “白头联”习俗。

●三十暝 莆田人对除夕俗称。这天中午家家按传统吃杂粉。

想了解更多关于莆田过年红团词句的内容,请扫微信
或微信搜索jiemingpan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benshu.com/p/201987

版权说明:本文版权由作者自行负责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。

相关文章


前一篇: 描写故乡美的词句
后一篇: 有关启明的词句

栏目精选


笨书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,内容由用户上传发布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核实后24小时内处理或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20 笨书网  备案号:粤ICP备15074009号

go to top